当前位置: 主页 > 业界热点 > 建筑要闻 >

200+建筑大咖5月云集在苏州召开的中国建筑学会年会

字号+ 作者:admin 来源:未知 2019-05-07 09:07

200+建筑大咖5月云集在苏州召开的中国建筑学会年会

        2019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定于2019年5月21-25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,年会主题为“新时代本土建筑文化和技艺的融合与创新”。

一、会议时间、地点
时间:2019年5月21-25日,21日代表报到,25日代表疏散。
地点:江苏省苏州市太湖国际会议中心(主会场)。

二、会议内容
主要包括开幕式、主旨报告会、专题论坛、同期学术展览、颁奖典礼、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会会议等,详见《2019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日程安排》

2019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日程安排
(5月21-25日)

 
(一) 开幕式(22日)
主持人:仲继寿
1.苏州市人民政府领导致欢迎词
2.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致开幕词
3.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致词——推动建筑文化和建筑品质提升的江苏行动

200+建筑大咖5月云集在苏州召开的中国建筑学会年会

(二) 主旨报告会(22日)
主持人:崔愷  孟建民  王建国
1.宋春华——对标高质量 服务新发展
2.程泰宁——文化自觉引领建筑创新
3.常  青——反思当下的乡村建成遗产问题
4.庄惟敏——建筑师的责任与挑战
5.刘加平——建筑方针与绿色建筑
6.丁烈云——数据驱动的智能服务建造
7.李国强——建筑钢结构的防火与抗火
8.章  明——向史而新-城市更新的理念与实践
9.张俊杰——引领需求 共生共赢
(三) 专题论坛(22-24日)
□ 大美·结构暨建筑设计奖·结构专业奖获奖项目交流 (22日下午)
主持人:肖从真
1.吴国勤——平安金融中心结构设计
2.王立长——大连国际贸易中心大厦结构设计
3.卫  文——昆明西山万达广场双塔结构设计
4.张  峥——绍兴金沙山水馆超大跨度穹顶设计研究
5.任庆英——天津大学体育馆结构设计研究
6.许曙东——大柱距冷链库房预应力楼盖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
7.李洪求——哈尔滨万达茂滑雪场结构设计关键技
8.韩纪升——结构实现建筑梦想-新疆大剧院结构设计实践
9.陈才华——采用消能减震设计的超高层塔楼动力弹塑性分析与模型振动台
试验研究
□ 建筑作为文化—中华建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论坛(23日全天)
主持人:陈薇  李晓峰
1.刘克成——织补策略
2.梅洪元——寒地建筑文化的现代解读
3.汪孝安——融入环境的建筑理想
4.魏春雨——形而上之谜
5.倪  阳——关联设计
6.赵元超——地域化建筑的N种模式
7.胡  越——地域性的再认识
8.任力之——建筑“义”与“意”-浅谈建筑创作中的文化性构建
9.齐  欣——破茧成蝶
10.钱  方——转化与创新-建构设计的文化性思考
11.王幼芬——贴近日常
12.张  祺——建筑之景、之情、之境
□ 大国大匠与现代传承论坛(23日全天)
主持人:张凤梧 张春彦
1.崔  愷——文化传承-让建筑回归自然
2.王其亨——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探赜-世界记忆遗产样式雷建筑图档评介
3.王贵祥——重提唐宋建筑比例话题与传统建筑创新尝试
4.朱光亚——且说文化传承
5.曹晓昕——工艺先行
6.孔宇航——借用、转译、生成-关于建筑教育的几点思考
对话1: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方法、理念及其当代转译
崔愷、王其亨、王贵祥、朱光亚、马炳坚、李兴钢、孔宇航、张宝贵、王迪、丁垚、张一
对话2: 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转译——创作与教学
李兴钢、董豫赣、童明、孔宇航、王迪、丁垚、关午军
对话3: 中国传统园林的价值传承——技艺与文化
王其亨、薛林根、马炳坚、顾凯、毛华松、崔山、赵晓峰、张亮、金石声、荣华
□ 城市更新与发展赋能论坛(23日全天)
主持人:庄葵  叶松青 
1.时  匡——城市更新中的建筑师
2.邱维炀——城市与人
3.陆轶辰——无平面、无场域、无边界
4.朱翌友——城市“灰度”-公共空间的增值
5.盛  开——“都市建筑设计的文脉、传承”-为新兴城市设计:新的海天中心
6.邱文杰——竹风再起-都市核心之再定位与再连接
7.郝  琳——都市场所创生的艺术与意义
8.包渊秋——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完整街道塑造
9.江立敏——设计的价值:从存量到增值-以上海平凉路项目为例探讨城市中心区存量项目更新的技术策略
10.邹  勋——城市更新中的历史锚点-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更新工程为例
11.王  浪——锚点与重构-青岛海尔云谷城市更新
12.周  勇——城市双修实践中的算法逻辑-以海口市城市更新三角池示范区项目为例
□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—高性能钢结构体系研究与示范应用论坛(23日全天)
主持人:崔佳
1.郝际平——钢板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和震后修复研究
2.龚  超——钢-混凝土组合扁梁受弯性能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
3.郭兰慧——短肢多腔组合剪力墙静力与抗震性能研究
4.甘  丹——考虑楼板的交错桁架钢框架结构体系力学分析模型研究
5.王卫永——高强度钢柱抗火性能研究
6.吴  波——内置钢部件的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性能试验与分析研究
7.杨  波——不同边界条件下三维组合楼板结构体系连续倒塌行为试验研究
8.孙飞飞——无屈曲波纹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与设计理论
9.向新岸——郑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钢结构设计研究
10.王 燕——梁柱过焊孔衬板对钢框架节点断裂性能试验研究
11.叶堃晖——高性能钢结构建筑全寿命“三元一体化”指标体系研究
□ 建筑行业人才需求与培养论坛(23日全天)
主持人: 张伶伶  季翔
1.李子萍——关于建筑学及相关专业人材培养体系的改进意见
2.马  泷——设计机构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
3.张  峰——设计单位对建筑学及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素质需求
4.卢  峰——创新人才培养与建筑学开放教学体系建设
5.朱向军——高等职业教育“建筑与规划类”专业教学标准研究
6.曹亮功——专业教育评估与建设行业人才培养-以建筑学专业为例
7.苏重威——打破建筑的围城-人本建筑的跨界实践
8.刘玉龙——教育与实践-建筑师的持续成长之路
9.刘志军——建筑师职业与职业建筑师
10.赵永勃——建筑师能力培养与建筑教育初探
11.王震铭——青年建筑师的成长之路
12.李  进——把握新时代发展机遇,践行高技术人才战略
13.许从宝——基于滨海地域条件的建筑学专业教育
14.荣朝辉——失焦
□ 城市水岸再生论坛(23日上午)
主持人:章明
1.朱剑豪——上海“一江一河”战略规划与实施策略
2.赵宝静——水岸让城市更美好-上海“一江一河”的规划建设
3.Michel Hoessler——上海黄浦江东岸公共空间设计
4.孙一民——滨水广州的再塑造
5.张  斗——城市与江河的重逢
6.李  岩——水岸“内与外”
7.冯  凡——重庆嘉陵江水岸再生设计与实践
□ 中国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创新论坛(23日上午)
主持人:李存东
1.李  雄——以古鉴今、传承发展
2.朱育帆——设计与心态-传承观的围城困境
3.史丽秀——风·物
4.王其亨——从“景”的概念说起
5.贺风春——国际语境下苏州园林的传承与发展
6.林广思——探寻岭南庭园的现代主义
7.鞠  珩——金鸡湖-景观空间的改变与演变
8.韩炳越——遵史溯源·一脉相承-北京大运河系列规划工作思考
9.毛永青——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
□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田园设计(23日上午)
主持人:郭海鞍
1.吕品晶——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乡村改造实践
2.王维仁——不只是地域主义:一种城乡策略
3.谢英俊——居民能参与的“装配式建筑”
4.黄文亮——营造大气田园为先导,积极推进有机村建的华北村落再生
5.王  竹——乡建:经营与永居
6.刘国沧——从「嵩口模式」与「洛阳工作」谈复层脉络
7.孟凡浩——与日俱新 回归自然
8.苏  童——乡土再造-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乡建实践及理论探索
□ 第二届Active House主动式建筑的本土化论坛(23日上午)
主持人:冯金龙
1.赖  军——限定与创造
2.李  铮——中衡设计集团研发中心的绿色健康实践
3.方云飞——建筑设计的主动性思维
4.李亦农——追逐.捕捉—光的力量
5.陈荣锋——突破边界-青岛胶东机场T1航站楼规划设计
6.郭成林——建筑的“智商”
7.陈卫新——结合实际项目案例浅谈绿色三星及健康三星建筑的设计及技术运用
□ 城市的转型:从增量扩张到存量提升论坛(23日下午)
主持人:崔愷
1.王  辉——“一栋厂房,一座宫殿”天津京杭大运河创想中心
2.薄宏涛——百年首钢的凤凰涅磐,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营造历程
3.何健翔——风景与遗址
4.章  明——叠合生长-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在上海的四个更新实践
5.叶  敏——广州市竹丝岗社区“无界博物馆计划”
6.宿新宝——关照历史与面对当代: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保护改造
7.张  杰——存量时代的城市更新与织补
□ 苏州古城复兴建筑设计工作营成果汇报交流会(23日下午)
□ 乡村建设与装配式住房论坛(23日下午)
主持人:叶明
1.李兵弟——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认识和路径思考
2.张明祥——乡村新民居的传承与发展探索
3.宋  兵——中国乡村建筑的实践与创新模式
4.秦  振——PC结构体系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
5.杨迪钢——装配式建筑在国外乡村的应用
6.张博为——乡村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发展的探索
7.孙维理——NALC体系在乡村建筑中的研发与实践
8.倪  竣——装配式木结构村镇建筑案例分享
□ 绿色建筑设计论坛(23日下午)
主持人:张彤
1.张伶伶——大空间建筑绿色设计的腔体导控技术
2.刘丛红——目标导向的绿色建筑方案设计方法框架与案例研究
3.韩冬青——具有气候适应机制的绿色公共建筑设计新方法
4.景  泉——京津冀地区寒冷气候适应型绿色公共建筑设计-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为例
5.袁  镔——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创新
6.沈  迪——突出文脉特点的绿色建筑评价探索
7.丁沃沃——传统营建理念引领下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的探索
8.崔海东——河湟建构、绿色示范-西宁市民中心
9.孙诗萌——基于建筑文化传承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研究进展
□ 建筑师负责制与全过程咨询的应对论坛(24日上午)
主持人:柳澎
1.张  燕——能力与目标-建筑师负责制设计管理模式下建筑师执业水平的提高
2.汪  克——清华惟邦营造法-一种过渡时期的中国建筑师负责制
3.邓晓梅——建筑诚信生态圈-支持建筑师负责制和全过程工程咨询的风险保障体系
4.奚  悦——基于设计总包管理模式下的设计进度管控
5.夏  冰——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发展策略思考
□ 本土文化语境下的园区创新与重构论坛(24日上午)
主持人:李钊
1.周  恺——(题目待定)
2.刘晓光——产业园区设计启示录
3.薛  峰——文化·环境与共生
4.董霄龙——高技术产业园区空间形态析微
5.HEUNG SOON LIM——韩国科技园区和新城市规划设计的介绍及新概念
6.李  宁——产业园设计的文化自觉
□ 后工业化中的室内设计(24日上午)
主持人:季春华
1.周燕珉——装配式厨卫空间的现状问题及国外经验借鉴
2.王炜民——建筑与室内装配式装修的设计与策展
3.王平山——装配式全装修部品部件与技术应用调查
4.郭晓阳——地铁公共空间的有机更新
5.李  桦——住宅内装工业化设计方法与应用技术
6.陆少波——日本木结构建筑的室内外一体化方法-从传统文化审美到当代技术工业化
7.曹  阳——公共建筑空间室内装配化设计的探索与研究
□ 现代钢结构建筑设计与建造论坛(24日上午)
主持人:吴学松
1.陈晓明——建筑钢结构数字化建造集成技术研究
2.秦  凯——北京大兴机场钢结构设计关键技术及施工实现
3.杨晓毅——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钢结构安装技术
4.尹卫泽——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及工程应用
5.赵伯友——设计在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中的地位与作用
□ 计算性设计论坛(24日上午)
主持人:孙澄
1.Shinsuke Kato(加藤信介)——Review of Airflow and Transport Analysis in Building using CFD and Network Model
2.Rudi STOUFFS——Rule-based Computational Design
3.孙  澄——面向人工智能的建筑计算性设计探索
4.徐卫国——打印建筑未来
5.李  飚——让算法从设计走进现实
6.杨  滔——多尺度的数字化空间设计
7.邱信贤——新媒体设计与建筑构思
□ 寒地建筑论坛:根植于寒冷地区城市建筑的「同生共进•和而不同」(24日上午) 
主持人:陈剑飞
1.梅洪元——繁而至简、协同共生-冬季城市建筑创作思辨
2.刘玉龙——语境的多义性
3.宋晔皓——寒冷地区的可持续设计实践
4.张鹏举——适者生成
5.王中军——南极科考站建筑设计介绍
6.崔  岩——市井肌理的嵌入与营造
□ 建筑光伏一体化(BIPV)论坛(24日上午)
主持人:罗多
1.胡润青——BIPV政策演变、发展与前景
2.罗  多——建筑光伏系统标准与标准化研究
3.施正荣——光伏和建筑一体化的新探索
4.张文健——对BIPV实施过程的几点认识
5.殷新建——高性能薄膜太阳能技术、产业化及光伏一体化应用
6.金  浩——晶体硅组件外观与效能结合的建筑光伏解决方案
7.刘  谦——设计是BIPV发展的引擎
8.梅晓东——光伏建筑一体化关键技术探讨
9.吴  奔——碲化镉薄膜太阳能助力绿色建筑
10.陈鹏飞——BIPV助力中国工业厂房绿色发展
11.夏爱民——平价时代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商业模式
□ 新时代医疗建筑的理性和多样性表达论坛(24日上午)
主持人:许海涛
1.黄锡璆——探索医院建筑绿色发展之路
2.鲁  超——(题目待定)
3.杨海宇——(题目待定)
4.周  颖——BIM技术在医疗建筑策划中的应用
5.张远平——经纬织筑--医疗建筑师的自在思考和理性控制
6.荀  巍——医疗建筑后评估
□ 建筑照明与智能防雷论坛(24日上午)
主持人:王晔  汤威
1.姚梦明——上海外滩景观照明提升改造
2.何金良——建筑物雷击现象及雷击过程模拟
3.缪海琳——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室内外照明设计策略
4.陈华晖——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综合雷电防护技术探讨
5.熊  江——智慧建筑防雷技术的探讨及实现
6.孙成群——论建筑与电气的相辅相成
□ 文物建筑安全防控论坛(24日上午)
主持人:邱仓虎
1.      ——文物建筑安全防控综述
2.肖泽南——行业标准《文物建筑防火设计规程》简介
3.丁宏军——行业标准《文物建筑电气防火规程》简介
4.张  昊——文物建筑消防安全评估与消防体系规划实践
5.李宏文——文物消防中火灾报警设施选型研究
6.曹  标——智慧消防在文物建筑中的应用
□ 女建筑师论坛(24日上午)
主持人:刘恩芳
1.丁沃沃——(题目待定)
2.蔡  爽——(题目待定)
3.刘  珩——(题目待定)
4.朱  玲——(题目待定)
5.闵而尼——(题目待定)
6.徐智瑩——(题目待定)
7.韩英姿——(题目待定)
□ 业主总师论坛(24日上午)
主持人:史亚雷
1.万友吉——都市娱乐目的地-欢乐海岸产品线开发策略研究
2.窦  志——从建筑设计一体化谈甲乙方关系
3.郭宏光——科技升级绿色生活
4.闵盛勇——甲方视角下商业地产开发中甲乙方设计师协作模式初探-以购物中心为例
5.高羚耀——白银时代产品标准化的模式和逻辑
□ 从策划到运营的全过程美丽乡村建设(24日下午)
主持人:彭锐
1.张  彤——大仓营造:基于历史叙事和乡土建构的乡村复兴实践
2.郭海鞍——从一座房到一个村的渐进改变
3.梅  静——从听松书院到听松社区-我的乡土耕耘记
4.周  凌——地域文化与乡村空间重建
5.沈  钺——以设计之名介入美丽乡村
6.温  婷——乡村文旅融合创新发展项目
□ 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设计理念分享沙龙(24日下午)
主持人:章明
刘家琨——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
□ 蒯祥纪念园学术沙龙(24日下午)
□ 绿色建筑与BIVP学术考察(24日下午)
(四) 同期活动
□ 同期学术展览(21日-25日)
□ 会员之夜暨颁奖典礼(22日18:30-21:00)
□ 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三届四次理事会会议(21日19:30-21:00)
□ 全国(土木)建筑学会理事长工作会议(21日15:30-17:30)
□ 中国建筑学会二级组织工作会议(23日19:00-21:00)
□ 《建筑学报》编委会工作会议(23日17:30-19:30)
□ 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(筹)工作会议(22日14:30-16:30)
□ 高层建筑人居环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工作会(22日17:00-18:00)
□ 计算性设计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(23日18:00-20:00)
□ 室内设计分会理事工作会议(23日16:00-18:00)
□ 建筑模型博物馆发布沙龙(23日18:00-19:30)
□ BIPV沙龙(23日20:00-21:30)
□ 小城镇分会换届会议(23日20:30-22:00)

三、组织机构
    主办单位:
        苏州市人民政府
        中国建筑学会
       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
    承办单位: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


四、参会报名
    (一)报名方式:会议采取网上在线报名方式,中国建筑学会负责受理代表报名工作。
pc端:http://2019.chinaasc.org/exhpro/site/index?fair_id=335
手机端:http://2019m.chinaasc.org/fair-detial.html?id=335
    (二)报名时间:网上报名截止时间为2019年5月17日17:00。根据协议酒店的要求,2019年5月8日之后报名的参会代表,不能保证入住大会预订的5家协议酒店(详见会议官网:http://2019m.chinaasc.org/fair-detial.html?id=335)。
    (三)会议费用及发票事宜:
     1.参会代表需交会议注册费。
     2.费用标准:个人会员1800元/人,非会员2000元/人,学生1000元/人,团体会员单位5人以上集体报名1600元/人。
     3.缴费方式:按网上注册要求完成费用支付。现场缴费不支持现金和刷卡支付方式。网上注册系统关闭后,已缴纳的会议注册费不予退回。
     4.发票事宜:请参会代表准确填写发票信息,并在会议现场领取发票。
   (四)入会申请:非会员入会请登录学会网站www.chinaasc.org在线申请。
   (五)本次会议记入注册人员继续教育选修课20学时。


五、住宿安排
  (一)大会预订毗邻苏州市太湖国际会议中心(主会场)的5家酒店(详见会议官网:http://2019m.chinaasc.org/fair-detial.html?id=335),供参会代表入住选择,请参会代表自行联系预订,城际交通与住宿费用自理。指定酒店与主会场之间有摆渡车负责接送与会代表。
  (二)特邀嘉宾和会议工作人员入住苏州市太湖国际会议中心。


六、会议报到
    参会代表报到时间为2019年5月21日,大会在太湖国际会议中心和指定的5家酒店均设报到处。


七、联系方式

    中国建筑学会2019学术年会会务组
    会议注册:张和平  电话:010-88082231,
    电邮:zhanghp@chinaasc.org
    学术咨询:夏  楠  电话:010-88082243,
    电邮:xianan@chinaasc.org
    财务咨询:蒋建琴  电话:010-88082232,
    电邮:jiangjq@chinaasc.org

 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