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业界热点 > 建筑话题 >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字号+ 作者:archiworld 来源:未知 2019-03-20 14:36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2019年2月28日下午13.30分,Archiworld世界之旅举办了建筑与旅行—《阅读建筑,邂逅未来》分享会,我们很荣幸请到建筑行业与旅行行业的5位老师,其中王泉老师以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为题,对在场的建筑进行解,下文为王泉老师的现场精彩讲述。

 

—— 导读

 
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王泉90年代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筑学硕士,现任北京华诚博远设计集团总建筑师,“王泉工作室”主持人,设计作品曾获“中国建筑学会”建筑创作奖,“中国规划学会”规划设计一等奖,清华大学“WA中国建筑奖”技术进步奖,中国室内设计“金堂奖”最佳休闲空间奖及设计材料推动奖。

 

触 摸 空 间 的 柔 软 和 建 筑 的 温 度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 

PART1.建筑篇

 

1. 科技发达了,有各种图片媒体视频,没必要实地去看建筑。

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想法,在场亲身体会完全是不一样的,所以一定要注意在场的体验感与重要性。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 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 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举个例子来讲上有天堂下有苏杭,但当我第一次站到堤岸上去看西湖,我真的没有感受到美的。但是当我坐船泛舟的时候才感受到西湖真正的美,这个和站在堤岸上感受到的完全不一样。

 

当你置身湖面时,视线是和水平面融在一起,你变成了景色中的一部分,此刻才能完全体会到在场的空间感受。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 

还有一个案例,美国越战纪念碑。看图片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很强烈的感受,但当到达现场时,亲自在v型豁口中走了一遭,视线随地平线慢慢下降,纪念碑通过角度的变化,会有一种下沉的感觉。所有在战中遇难的老兵名字都刻在墓碑上。单纯的v型几何形态贯穿阴阳两界,一边是生活的城市,一边是埋掉的故人。

 

此时才深刻体会到纪念碑带给人们触及灵魂的震撼,这种感受是在看图片中很难得到的,这是一个在场的过程,只有亲历过才会体会到建筑所带给人们的触动。

 

 

2.我没钱出国,等有钱了再去。

这个观念是非常错误,因为年轻时和老了以后的眼睛是完全不一样的,年轻时与老了以后的心跳也是完全不一样的,年轻时的心跳更加朝气蓬勃,可以让你充分感知与触摸这个世界。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 

我是90年代出国求学的,那个时期是非常穷的,生活开销都要依靠打工。毕业的时候通过打工手里积攒了几千美金。当时面临着两个选择,拿回中国,或者去周游列国建筑。

 

我很庆幸做了这个当时看来最“愚蠢”的决定。现在回头看看,当时年轻的学生时代,出去看建筑使我开阔了眼界,影响了我对于建筑的理解,这和十年二十年以后再去完全不一样。

 

在这十年二十年中,即使有钱了,再去看建筑可能没有年轻时更有启发力。所以一定要趁年轻,看世界要趁早。

 

 

PART2.感受建筑的三个途径

 

1.空间的融入

空间如果不讲功能,一般来说空间只有两类,室内与室外,建筑师会谈及第三类灰空间。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“人要拥抱自然的阳光和空气,这是人的本性" 

 

—柯布西耶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客观的说,萨伏伊别墅的中庭是有围墙没有屋顶的空间,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点像四合院,但是和四合院却有相当大的差别。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首先四合院是拘谨的空间,在平面布局上过于对称工整,所有房子室内室外空间是根据中国哲学来划分等级,其次对于采光与通风的不重视,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会有压抑与不平等的感受。但萨伏耶别墅完全是一种自由的状态,给人带来了归属感和生活气息。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通过萨伏耶别墅这个很简单例子,我们可以重新观看建筑空间五种分类。

 

室内,半室内,半室外,半半室外,室外

1.室内空间:卧室、书房、客厅等

2.半室内空间:上面有顶侧面没有墙的灰空间

3.半室外空间:有墙没有顶的客厅空间,意义上来说有点像四合院

4.半半室外空间:屋顶开放性空间

5.室外空间:自然花园空间室外空间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2.材料抚摸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石——第一个案例是我们之前的项目,其中运用了许多有质感的材料,比如石头墙,锈蚀铁板。当你真正面对房子时候,材料的质感所营造的气氛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。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用眼睛抚摸建筑材料质感特别重要

 

相反生活中很多建筑都是贴的文化石,这个质感完全不一样。建筑的质感最重要的是的它的真实性,建筑材料会随着时间与空间与环境共生,这种建筑质感不是简单拼贴文化石可以达到的。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 水——第二个案例是铃木大拙馆,这个项目令我印象最深的材料是水,当你进现场去感受时,水的震撼力太强了。从平面图中会发现,这个建筑房间面积占比是非常少的,水面的空间远比建筑空间大许多,于是水也变成了整个建筑氛围塑造的关键。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建筑中的水恰如其分的发挥了禅宗文化最高水平的真谛,当你面对这一片水面时,空间会使你放空自己,感受到周遭的世界都平静下来了,没有一丝的杂音。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更巧妙的是,这里不是完全安静的,水中还设计了小喷泉,当水面特别平静时,喷泉带动水面泛起涟漪,像山谷中慢慢一层层散去,深化了日本禅道的意味。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水面和声音都是谷口吉生在建筑设计中重要的元素,这种材料的抚摸和触感,会深深的刻在心里,是在照片中完全感受不到的。

 

光——光线也是建筑师去设计房子的材料。比如柯布西耶的代表作朗香教堂,这个建筑除了外形与材料的质感,我认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,最巨震撼力的就是窗户的光线。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窗户中透过的光线氛围对于心灵有强烈的暗示,在运用光线中,通过厚度,反射,颜色的处理,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与气氛。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声音——在朗乡教堂里,柯布西耶巧妙的设计了一个钟,每隔一段时间,钟声缓缓响起,悠荡在空无一人的山谷里,好似神灵的召唤,这种直击心灵震撼,只有去现场才能感受。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 

3.细节的发现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流水别墅中有一个有趣的小细节,别墅入口的墙里隐藏着一个出水孔,与传统的水龙头不同的是,它只是一个埋在墙里的细水管。更精彩的是旁边有的肥皂,肥皂盒是特别容易积垢的,这个肥皂并没有设置肥皂盒,仅仅是用一根线串起来。所以在肥皂的使用过程中,所有的环境都是洁净环保没有污染的。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这些细节在专业书籍上肯定是看不到的,只有在现场才会发现。很多大师的的建筑在现场时会有很多体贴的细节,这些细致入微的细节会令人十分感动。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 

 

PART3.体会建筑的两个维度

 

1.建筑的温度——人工打造的温暖感

上个月我去日本看了伊东和妹岛的房子,发觉日本现在的建筑已经完全进入一种器物的年代,权且起这么一个名字吧,完全是工业化的产品思维模式,没有了建筑空间手工制造的节奏和温度。没有了粗糙的触感,和柔软,是不是也算是一种人类的自虐和倒退。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这几个建筑项目的细部特别光滑,光滑到失去了人工的温度,满满的工业感夹杂在其中,所以项目中除了结构我没什么感觉。像拉图雷特修道院,建筑材料的粗糙质感和人工的温度感,会比工业化的产品带给你的感受要好很多。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所以建筑不一定要跟随时代做机械化的东西,工业化的流水线产品是没有情感的,其次时间会对于建筑进行了历史的包浆,让建筑充满温度。建筑需要有烟火气,建筑太干净会另人无所适从。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2.建筑的厚度——历史积淀的厚重感

比如像巴黎并没有高层,但这不妨碍它的城市更新进程。欧洲、意大利、法国的建筑师在此做了很多前卫的建筑物。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欧洲有许多通过建筑单体来体现新建筑老建筑的对比,他们没有盖仿古建筑,而是保存老建筑的历史包浆,保留保建筑的历史厚重感,以此来焕发老建筑全新的活力。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 

 

PART3.三个彩蛋

 

不要相信照片,要看实际的东西

不要断章取义

不要问像什么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艺术的境界是看空间感,看生命感,看张力,看内涵

 

比如说中央电视台-“大裤衩”,很多人对中央电视台议论纷纷,但这都不是他设计本身的含义。中央电视台是把两个楼连接起来的,是一个典型的环形建筑。在70年代,有一本书《癫狂的纽约》中提到所有的大都会发展到最后,都会因为用地的紧张而盖起环形摩天大楼。所以不能用传统观念去观看中央电视台,因为它并不是单一的建筑,要从城市的观点出发来思考建筑,它是引领建筑潮流的。

 

讲座纪实 | 王泉-触摸空间的柔软和建筑的温度

 

中央电视台的精彩细节在于它的幕墙是不匀称的,通过幕墙将建筑的受力直接表现出来,受力强的地方幕墙是密的,受力弱的地方幕墙是疏的,这和解剖学中的肌肉很像。它巧妙的将建筑内部真实还原。所以不在于建筑物像什么,而是它对城市的贡献,中央电视台对城市的贡献足以我们为之骄傲了。

 

 

看建筑看艺术,不要说像什么

要感受它的空间感与生命力

甚至可以用耳朵听到它动的风声

用眼睛看,用心灵去感受


视频链接
https://v.qq.com/x/page/x08448z6kim.html

 

 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文章